搜狐教育2019新年献辞:Trust the Process !

2018-12-31 22:42| 发布者: vipgu| 查看: 532| 评论: 0

摘要:   伴随着一场寒潮,时间的列车在2018年呼啸而过。又是一年岁末至,又到年底盘点的时刻。   如果我们把目光仅仅停留在教育领域,在2018年的最后一天,面对过去的一年,有哪些事让你印象深刻?   我们可以试着通 ...

  伴随着一场寒潮,时间的列车在2018年呼啸而过。又是一年岁末至,又到年底盘点的时刻。

  如果我们把目光仅仅停留在教育领域,在2018年的最后一天,面对过去的一年,有哪些事让你印象深刻?

  我们可以试着通过一些记忆碎片来还原2018年的中国教育:全国教育大会、最严“禁补令”、疫苗事件、新高考改革、教育公司“扎堆”上市、减负、教育创新、素质教育、“AI”、大语文……

  关于2018年的中国教育,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记忆碎片。但如果您把此刻脑海中关于中国教育的记忆碎片集合在一起,然后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变好了吗?

  在过去的一年,我们身处中国教育变革、生态重建的关键时期,争议与焦虑不可避免。但我们至少可以达成这样的共识:

  国家层面的教育变革就像运行一台庞大的机器,启动最为艰难,也最让人期待。以中、高考改革推动的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变革仍是这个时代的教育最大的变量。

  关于评价体系的探索,依然像金子一般珍贵。包括探月学院引进的美国高中联盟MTC的“新模式”(A New Model),以及清华附中的综合素质评价解决方案都在探索一种新的可能性。但是新的体系如何与大学招生对接,与高考改革对接起来始终是评价体系的发展之匙。

  创新学校正在孕育催生着未来教育的种子,近几年,一批如一土学校、探月学院等创新学校在国内涌现,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教育创新者们的突围,更像是一场回归,“我们不能再用19世纪的体制、20世纪的知识,培养将要生活在21世纪的人”已经成为共识。创新学校并不高冷,时间久了你会发现但他们所描绘的未来学校不就是教育本该有的样子吗?

  总之,教育供给与教育的生态需要多样性,对于教育创新,我们只希望——让自由之风吹拂!

  教育科技可能成为教育过程中好的辅助,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AI” 在教育领域被过度的消费了,即便是再冒进的创业者,也不会承认“AI”可以代替老师。在教育培训领域,除了“AI”,“大语文”、“素质教育”、“编程教育”、“在线教育”等也成为很多人想要抓住的稻草。

  我们也在思考,在中国教育变革、生态重建的过程中,媒体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不可否认的是教育和其它行业一样身处声音嘈杂的环境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家长们的焦虑。是的,媒体绝对不该在教育焦虑中推波助澜,而是教育变革与生态的推动者。

  当然,我们也不该忘记留守儿童、乡村学校、打工子弟学校等等牵动着教育公平的难题。

  其实,需要做出改变的不仅是学校、老师,还应该包括政府、社会组织、教育机构、媒体、家长、学生等每个参与到教育生态中的个体,这里每个人都身处中国教育变革与生态重建的进程中,这里没有局外人。我们因为一个共同的目的相遇:不可不改变的教育。

  2019年,我们依然相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依然是不变的内核;我们依然相信教育即生活,相信教育更像是农业而不是工业;依然相信教师的角色应该是支持者、陪伴者;依然相信教育要培养未来之人,让孩子成为未来之人。

  2019年,我们乐见中高考改革推动的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变革;乐见关于教育评价体系的探索,乐见教育创新的自由之风吹拂。

  行动,每一小步都显得那么珍贵!真正的变革就发生在求同存异的每一小步,正是这许许多多的一小步,把孤岛连接成大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百度云会员 百度网盘会员 百度云盘会员 百度云会员账号共享 ( 辽ICP备16014922号 )  

GMT+8, 2025-4-10 13:04 , Processed in 0.056321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返回顶部